• 5月理论学习解读(曹雪英)
    2023年02月13日  

    理论学习解读

    班级_大四班      _教师_  曹雪英        

    理论学习内容

    生态视域下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存在的问题

    理论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思考

    生命科学探究活动能够引发幼儿经常性、近距离地观察动植物以及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满足他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确保幼儿持续性地主动学习,生命科学探究活动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文中说到:生态关联性的不足:活动单次化。在平时组织生命科学探究活动时,有时活动与活动之间缺少逻辑联系和活动的延伸。如:在一次户外探究时,孩子们对花坛了的小花很感兴趣,亦昕说:咦,这朵小花的花瓣好像一条小鱼……熙熙看见一朵粉色的小花,她走到小花旁蹲了下来。一边观察一边说:“这朵小花太漂亮了。它的花瓣是粉粉的,越靠近花芯越粉。”接着她看了看花芯:“发现它的花芯有三种颜色。最外边是白色,然后里面一圈是黄色,最中间的是红色。这也太神奇了吧。那它有什么香味呢?”说完熙熙弯下腰靠近花朵,用鼻子闻了闻,“好香哦,有点像我妈妈新买的香水一样香。”说完她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了下来。回到班里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发现以及疑问与困惑。如:花坛里哪种花的花瓣最多呢?花朵能做香水吗?等等,这是不是结束活动而是要抓住这一良好的教育契机将活动延伸下去。引导孩子成立问题探究小组,为他们提供材料、创设环境、给予探究机会,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孩子,观察孩子,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当他们对探究的事物提出问题时,教师要走在孩子的前面,组织孩子集体讨论,发觉孩子的潜能并让孩子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这时候老师要有引导者的角色意识,用简单的言语提示去引导孩子的探索行为,开拓孩子的思路,鼓励幼儿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尝试解决疑问,开展连续的、深入的探究活动。

    日期: 2022年 5月 13 日


    上一条:4月理论解读(王菊华)
    下一条:5月理论学习解读(陈清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