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观察记录
    2023年05月18日  

    南郊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班级

    大一班

    日期

    2023年5月18日

    观察起

    止时间

    上午10:00-10:50

    观察者

    李陆丹

    幼儿人数

    2

    幼儿姓名

    一一

    幼儿年龄

    6岁3个月

    环境

    大一班教室

    观察重点

    幼儿在进行手工游戏时的专注力表现

    幼儿

    活动

    情况

    记录

     

     

    在一次绘画活动中,一一和我多要了两张白纸,并说:“我发现了一个新的方法。”

    只见她在画纸上画了一些小猫小花小女孩,然后用剪刀沿着这些图案的轮廓剪了下来,用双面胶贴在了原来画好图画的纸上。

    “老师你看,我自己制作的咕卡!”一一举着作品开心地说。

    其他小朋友见了,也纷纷在艺术活动中推行采用了这个方法,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加。孩子们从热衷于“咕卡”常态的小猫小狗图案。到后来能够结合原本图纸的实际主题“咕卡”出切合主题的内容。比如欣怡画了海底世界,她就额外制作了“热带鱼”“海草”“美人鱼”等贴纸粘贴在作品上面。

    行为

    分析

    幼儿通过咕卡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崭新的游戏经验,并且在日复一日的游戏中稳固了经验基础,于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迁移游戏经验,将其内化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并且在不断地艺术表现中革新内容,修复完善原本的游戏方式,让游戏更充实。

    指南》中强调: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教师

    后续

    的支持

    幼儿能够通过强烈的兴趣对某样游戏产生持久的专注,从而获取游戏经验,并且能够在日常活动中迁移经验,将艺术活动表现得游刃有余。在这类活动中,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体验和空间,帮助幼儿进一步产生兴趣,并且投入到游戏中,从而产生更多的想象与创造能力。

     

     

     

     

    上一条:6月观察记录
    下一条:课程故事《小小值日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