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值日生的那些事》
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南郊幼儿园 陈晓思
值日生故事的开始
每天都能听到孩子们跟我说他们发现的问题,“老师,这里好乱啊,他们玩好了都没收干净”、“老师,他们吃完饭了大碗都没放,而且桌子上地上好脏”、“老师,他排队总是不和我拉手,还和后面的人讲话”……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讨论,最后决定选择出“专人”进行管理,并给“专人”一个职位——“值日生”。
案例实录
㈠值日生大讨论
⒈值日生工作内容讨论
教师:你们觉得哪些地方需要值日生呢?
熙熙:角色游戏的柜子都很乱,他们玩好了都不整理,可以请一个值日生整理玩具。
雯雯:是的,科学区总是玩的乱七八糟,材料都在柜子上摆着,都不放好。
睿睿:每次吃完饭地上桌上都很脏,还有人倒饭菜的时候倒在外面,我觉得需要值日生去扫地和擦桌子。
陈陈:排队的时候总是很吵,排的歪歪扭扭的,我觉得还要有人看大家排队。
豆豆:上课的时候,小米总是转过去讲话,还有布丁。
图图:还有翔翔上课总是会脱鞋子。
豆豆:我觉得要有值日生提醒他们上课坐坐好。
一阵讨论之后,我们决定一共设置四个值日生,整理值日生、劳动值日生、整队值日生和纪律值日生。
⒉值日生牌制作
值日生的仪式感从佩戴值日生牌开始,常规的值日生牌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我们的值日生牌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个实用的作用。孩子们在值日生牌上画上了值日生的值日内容,可以让大家更清楚各个值日生的工作内容。
⒊值日生竞选大会
本着民主与自愿的原则,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值日生竞选。首先是自我举荐,大家齐刷刷的举起了小手,因为大家都想当值日生,于是我们决定实行轮值式值日生。那谁先来当呢?根据孩子们积分卡的情况,再结合大家关于积分卡前几名幼儿的评价和投票,最终我们选出了四名幼儿成为我们班首批值日生。

图:值日生每日任务

图:值日生挂牌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在与幼儿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幼儿的观察是非常仔细的,班级里发生的任何事情他们都看在眼里,也能够分清是非,知道班级的基本规则,对于不够好的地方,能够积极想办法改正。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指出,幼儿要有一定的任务意识,值日生的设置,能够培养值日生的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我们要充分创造条件,通过持续性的任务安排,鼓励、支持幼儿完成任务。
㈡值日大发现
⒈值日生评价
⑴亮点发现
值日生在值日的过程中,除了督促其他小朋友遵守班级规则,做好自己的值日工作内容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发现的其他人做的好的地方记录下来,作为下一轮值日生竞选的评选依据。
⑵问题发现
除了亮点,小值日生们也发现了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个别幼儿不整理自己玩的玩具,吃得掉在地上,这时值日生好像变成了收拾烂摊子的人,这违背了我们设置值日生的初衷。于是,我们就这一现象展开了讨论,大家商量后决定对于提醒之后还总是不改的人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值日生也会把自己发现的某个人的问题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并进行提醒,提醒到第三次就会实施相应的措施。
⒉评价值日生
评价是相互的,值日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去评价同伴,同伴也会根据值日生的工作情况评价值日生。
茉茉:我发现整理值日生没有整理好区域的材料,区域里的材料还是很乱。
肉肉:我觉得图图这个整队值日生在后面叫我们排好队的时候声音太大了,有时候他的声音比讲话的小朋友的声音更大。
芒果:我吃完了劳动值日生都没吃完,他都没有检查我洗的干不干净。
……
在孩子们的讨论声中,能够发现值日生团队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值日生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除了提高自己的任务意识,也体现了热爱集体的情感,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提出,并愿意出主意、想办法,提高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他幼儿在值日生的“监督”下,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规则意识,逐步遵守各项活动的规则。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随着值日生工作的开展,能够发现值日生对于自己的工作有一种荣誉感,这种荣誉感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强化自身的优秀品质,同时为班级仍然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提高班级幼儿的整体规则意识,充分体现了内驱力带来的蝴蝶效应。
㈢值日生调整
对于值日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又一次展开了讨论。
教师:你们觉得整理值日生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熙熙:要把材料整理干净。
教师:整理只是值日生的工作吗?
图图:不是,自己玩的应该要自己整理,值日生是提醒小朋友整理干净的。
教师:那小朋友玩的材料这么多,我们有这么多区域,一个人能来得及整理吗?
熙熙:来不及。
教师:有什么办法能更好地做好整理的工作呢?
豆豆:我们可以再请一个小朋友当整理值日生。
教师: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整理值日生的工作内容有点多,可以两个人一起来管理。还有其他值日工作需要再增加值日生的吗?
茉茉:还有整队值日生,整队值日生站在后面,前面的人就看不到,我觉得前面还需要一个整队值日生。
睿睿:我觉得劳动值日生也还需要一个,不然有时候我会觉得来不及,他们吃的比我快,我就看不到他们洗杯子和盘子。
通过这一次的讨论,我们把整队值日生、整理值日生、劳动值日生都各增加了一个,值日生们在值日的时候也能分工更明确,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能够更高效地完成。
为了让评价更可视化,我们还设置了“星级值日生”,让幼儿根据自己在担任值日生期间的表现,依照评价标准在值日生任务表上进行自我评价,并结合幼儿代表的评价,来评选出星级值日生。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通过对值日生工作的讨论,孩子们能够发现自己在值日中的问题,并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幼儿热爱集体,愿意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质。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教师在和幼儿讨论值日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通过引导式的提问,鼓励幼儿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并帮助幼儿明确值日生的职责任务,支持幼儿更好地做好值日生工作。
三、案例分析
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是大班幼小衔接课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大班也是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关键期,“值日生”的设置,让幼儿在各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
⒈提高幼儿任务意识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在社会准备方面指出,幼儿要具备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值日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提供了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和挑战,且任务具有持续性。在一段时间的值日生工作中,能够发现值日生们对自己的工作能独立、自觉地完成,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得到了提高。
⒉加强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水平发展不一,但是每个当上值日生的孩子都会有意识地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符合值日生的标准。轮值值日生的设置,也发挥了孩子们的内驱力,主动将自己的行为向值日生标准靠拢。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于自己的不良行为会努力去控制和纠正,这比教师的直接教育更有效,随着幼儿自我管理技能的提高,幼儿也初步具备了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⒊提升幼儿自信心
值日生是兼具服务和管理双重性质的职位,在“上岗”的体验中,幼儿能够懂得管理的必要性和策略的重要性,也能够在反复尝试中获得“管”的经验,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值日生评价和评价值日生是同伴间双向互动的过程,通过自评和互评,评选出“值日之星”,既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又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⒋发展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人是通过活动才与周围发生联系的,通过活动才能构成交往。“值日生制度”给幼儿创造了机会去接触同伴、教师,使幼儿学会了支持与关爱。在担任“值日生”的过程中,幼儿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因难,会产生大量的交往行为,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幼儿的人机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成长是个持续的话题,从懵懂到发现,从感知到实践,孩子们通过值日生的工作体验,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学会了责任和担当,学会了帮助和感恩,学会了干净和整洁,提升了劳动技能,体会了辛勤劳动后的那份满足和感动。
幼小衔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帮助每一个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的重要过渡阶段,让孩子们能够以更加自信、饱满的状态开启向往的小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