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观察记录
    2023年04月20日  

    南郊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班级

    大一班

    日期

    2023年4月20日

    观察起

    止时间

    上午10:00-10:50

    观察者

    李陆丹

    幼儿人数

    2

    幼儿姓名

    思思、心如

    幼儿年龄

    6岁6个月、6岁3个月

    环境

    大一班教室

    观察重点

    幼儿在进行合作游戏时的专注力发展

    幼儿

    活动

    情况

    记录

     

     

    子欣带来了一种能给小人换不同衣服的贴纸,她和欣怡一起玩这个游戏,不亦乐乎。

    思思和心如坐在一边看着她们玩,也不去玩别的游戏。我问:“你们怎么不玩游戏呢?”思思说:“我们没有这个贴纸。”我说:“你们可以自己做呀?”思思挠了挠头:“这个怎么做呀?”心如也表示非常惊讶。小翼在一旁说:“当然可以自己做呀!你们把小人画出来,然后再画一些衣服,剪下来贴在小人身上不就行了。”一一附和说:“对!就和我们玩咕卡一样!”

    思思和心如听见了,立马行动起来。但是我关注到两个小朋友的制作方法不太一样。

    心如是仿照小翼说的,先画一个小人,然后画一些漂亮的衣服,剪下来粘在小人的身上。

    而思思是画好了小人之后,剪下一张小纸片,放在小人身上对比了一下,大小差不多再在纸片上画下裙子。画好后再在小人身上对比一下,确定大小合适后再剪下来,粘在小人的身上。

    最后两个小朋友呈现出来的作品,心如的衣服比小人大很多,不是很合身。而思思的却衣服与小人非常匹配,完美程度接近小朋友自己买的贴纸。

    行为

    分析

    幼幼学习是一种多形式的学习方式,但是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交往特点,幼儿到了大班,已经有自己的主见,同伴间相互比较了解,有自己喜爱的好朋友,建立了牢固的友谊,由孩子自由选择同伴,从而共同承担游戏任务。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不是简单机械的被合作发展过程,而是幼儿在日常的生活、学习活动中,基于自己与人相处的喜好,自主地寻找喜欢的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在被合作的合作游戏影响到幼儿的情绪而影响到游戏的注意力。

     

    教师

    后续

    的支持

    幼儿的游戏水平不一,游戏方式亦不同,教师若是在没有弄清原由而随意介入,老师的用心良苦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指南》中指出:教师介入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时应有目标意识。国外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师以一种敏感的、响应的、支持的方式与儿童进行互动,那么教师参与就能提高游戏水平;而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对游戏进行操纵控制,提高太多的结构性限制,或为教学目的而打断游戏,那么通常就会损坏游戏。但在此,教师的介入大概率是正面的引导。如果教师向幼儿提出要求,打断了幼儿的注意力,限制了孩子的游戏探究行为,对幼儿的专注力进行了转移,教师这样的介入对幼儿游戏专注力的培养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上一条:课程故事《小小值日生》
    下一条:课程故事《咕卡!咕卡一下》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