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课题——《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的内容实施研究》3月活动记录
    2023年03月27日  

    课题方案:“春日里”主题背景下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推进㈡

    研修背景

    在项目活动实施问题的摸底中,很多老师都提到项目活动中较难识别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从而影响项目活动的深入开展。本次活动,我们将以教师项目活动实际中的幼儿活动现场作为研讨的主要对象,聚焦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观察,从而分析教师支持的有效性及活动中幼儿关键经验的获得。只有当我们看到和看懂了幼儿的行为,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项目活动。

    研修目的:

    ⒈以视频形式观察、识别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分析教师支持的有效性。

    ⒉结合视频活动思考生命科学项目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方向。

    研修对象:

    全体教师

    研修时间与地点:

    2023年3月30日16:10-17:30 南郊幼儿园二楼多功能厅

    研修准备:

    每位老师梳理班本生命科学项目背景、某一个活动片段视频、活动背景介绍及教师观察反思

    平板、记号笔、纸张、黑板

    研修过程:

    ㈠交代本次活动内容

    各班已开展班本生命科学项目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视频走进幼儿活动现场,研讨活动的价值及教师对幼儿活动支持的有效性。

    ㈡分组研讨:聚焦幼儿活动,观幼儿行为,察教师支持

    ⒈3位老师结合幼儿活动视频介绍班本生命科学项目活动开展背景

    ⒉分组重点观看一个视频,记录“幼儿行为、教师支持”,分析关键经验

    ㈢集体交流分享

    每组结合成员的思考对所观察的活动进行交流分析

    后续工作:

    下一次活动聚焦项目活动“连续性”进行交流分享,各班继续追随幼儿兴趣落实班本生命科学项目活动,积累好过程性素材(至少2-3个连续性片段的视频、照片、幼儿表征等原始材料),并及时将活动实施情况梳理形成文本。

    2023.3.27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的实施研究》

    课题类别

    省重点自筹

    立项编号

    B-b/2020/02/273

    出席对象

    南郊幼儿园、桴亭路幼儿园全体教师

    地点

    南郊多功能室

    时间

    2023330

    研究主题

    “春日里”主题背景下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推进㈡

    所要解决问题

    ⒈以视频形式观察、识别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分析教师支持的有效性。

    ⒉结合视频活动思考生命科学项目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方向。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讨论法

     

     

     

     

     

     

    过程:

    一、主持人介绍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在上一次分享各课程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活动实施的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首先,请三位教师分别介绍活动近期活动的推进情况,然后各位老师分组对不同的活动进行思考与点评,最后进行交流与讨论。

    二、介绍实施情况

    ㈠华老师关于身高的课程

    新学期到了,孩子们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当大家再次见面时,发现同伴们的身高变化特别大,尤其是每天午睡时孩子们都会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得着另一边床头了。在孩子们的交流中,教师发现部分孩子能够说出自己的身高有多少厘米,并且也有部分孩子发现身高不同了,在班级里排队的位置也有变化了。于是,孩子们利用班级里已有材料,如吸管、桌子、椅子、积木等测量自己的身高。

    ㈡陆老师关于艾草的课程

    伴随着清明节的临近,孩子们谈论最多的就是“你吃青团了吗?”青团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青团里面一条条绿色的是什么?”。带着孩子们的疑问,教师音带幼儿利用幼儿园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开展了有关艾草的系列班本课程活动。在对艾草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们立刻就发现了艾草独特的味道,同时也提出了艾草太低不方便闻一闻的困难。

    ㈢邹老师关于青苔的课程

    怀着对青苔的兴趣,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自己收集到的青苔。在对青苔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青苔的小叶子上面长出了一些小芽芽,孩子们对于这一观察到的现象非常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利用俄中观察工具对青苔的外形特征进行了观察与记录,活动还在不断继续。

    三、分组讨论

    教师分组从“你看到了什么”“你看懂了什么”“你的思考”三方面对三位教师的活动进行思考讨论。

    四、集体交流

    ⒈关于身高的活动中,后续可以引导幼儿采用统一规格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活动,也可以视幼儿经验情况由实物测量逐步过渡到精确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测量的问题,如:从哪里开始测量,如何测量更精确等。

    ⒉关于艾草的活动,除了艾草本身的探究之外,后期可以适当渗透艾草更广泛的用途,除了用来做青团之外,艾草还可以用来做香包、入药、驱虫等。此外,也可以利用春天这个季节与幼儿进行艾草的种植活动。

    ⒊关于青苔的活动中,当教师为幼儿提供观察的工具之后,幼儿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青苔的外形特征。在活动的后期,可以利用视频、绘本等其他途径为孩子们解答他们在本次活动中的疑问。

    小结:在项目活动实施中,老师们基于幼儿兴趣和经验逐步推进着活动的深入,大家能关注幼儿的行为提供有效的支持,多元的工具帮助幼儿更好地观察和探究事物本身。通过小组交流研讨,也对3位老师的项目活动实施有了新的思考和启发,相信大家在后续的实施中也有了方向。

    思考:本次活动邀请三位教师分享自己的课程案例,利用播放视频、现场分享的形式,老师们能够更加生动、直观地感受到活动的实施进程及实施情况。在小组讨论的环节中,教师也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在项目活动实施中,我们应关注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反应,试着去读懂幼儿,以便做出更为准确的识别、分析和回应。

    ⒈在项目活动实施中,我们除了关注事物本身的科学探究外,也应基于项目本身特性融合五大领域进行适当渗透,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⒉在项目活动实施中,教师应及时梳理各活动中幼儿所获得的关键经验,通过分析了解幼儿经验生长脉络。

    物化成果

    项目活动实施片段视频及分组研讨成果

     



     

    上一条:子课题一:生态式教育理念下...
    下一条:子课题二——资源在主题实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