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动工作室——疫情下的生态教育:以“幼儿园的动物”为例
    2023年02月13日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疫情下的生态教育--以“幼儿园的动物”为例

    时间

    2020.3.23

    地点

    qq群

    出席

    陆敏、仝静铮、费晨悦、苏艳芳、魏孟如、徐蓉芳、孙燕峰、周轶婷

    缺席

    主持者

    徐蓉芳

    记录者

    陆弈君

    计划

    预设目标:

    ⒈通过幼儿园动物饲养活动的案例的研讨思考如何做好班级生态教育的同时为线下幼儿园动物饲养作衔接。

    加强生态教育素养,提高课程专业水平

    活动准备:案例、视频、《燃荻》理论文章

    活动记录

    主持人开场:老师们,上午好!今天我们进行一次线上案例研讨,我给大家准备了大班线上关于“幼儿园中的动物”的讨论,我们需要做的是一起来解读、分析这个案例中幼儿、家长以及教师的言行。结合开学的准备,思考接下来的线下活动。

    一、案例研讨

    ⒈徐:分享师幼的对话记录以及视频,从孩子和老师的互动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仝:孩子对幼儿园的动物这个主题很感兴趣,能够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进行交流,教师的回应大多属于开放式回应,能够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与兴趣点,为后续线上活动的开展做好了铺垫。

    魏:孩子对鸽子不见了和小兔子的洞的问题很感兴趣,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与思考,猜测了很多原因。孩子关于动物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基础。教师及时的回应孩子,并引导孩子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

    陆:老师能随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回应幼儿的问题,而孩子们也能结合自己的观察,和老师同伴互动,在这个师幼互动的过程中,积极正面,并给了孩子一定的空间,也为后续活动开展积累经验。

    周:老师肯定幼儿的猜测,尊重幼儿的想法。对于观察仔细的幼儿及时的表扬,激发幼儿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老师事先对兔子家里的洞造成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可能是磨牙造成的,那对于兔子磨牙和打洞的知识先前的准备比较充分,才能更好地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参与讨论。

    苏:孩子对幼儿园的小动物非常熟悉,也很喜欢。终于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能利用已有经验进行一些思考。教师在活动中及时引导,生发问题,及时总结,提炼,帮助幼儿建立了一定知识体系,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陆:首先孩子们对于幼儿园的小动物比较感兴趣,能够积极地和教师进行互动。其次他们对于照片中没有出现小动物更加好奇,能够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去猜测他们去了哪里。最后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提问以及回答进行一定的总结、引导、再次追问等促使幼儿继续分享自己的想法,也使其他幼儿获得新的经验。

    仝:首先小朋友对于幼儿园的小动物比较感兴趣,他们能仔细地观察,能够积极地和教师进行互动。当发现兔子洞时,孩子们引发了一系列的猜想和讨论,老师也及时回应幼儿,帮助幼儿一步步深入。

    费:兔子家里的小洞,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猜想和讨论,老师在回应幼儿时采用引导性的体温,帮助幼儿一步步深入,最后老师通过查阅资料,和幼儿一起学习,从兔子磨牙这一点继续深入,引出磨牙棒的制作,之后又借助网络多媒体,从安全角度出发认为磨牙棒可以在网上挑选。一系列的活动贴近幼儿生活且有高于幼儿生活,能让幼儿跳起来够一够。

    周:孩子们对幼儿园的小动物很感兴趣,并且善于发现幼儿园的动物及它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在猜测小兔子家里为什么会有洞、孔雀为什么不开屏、鸽子去哪了等问题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或者给出答案。从孩子和老师的对话中还可以看出孩子把动物看做和我们一样的小生命,能够关注到动物的生命安全。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孩子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孩子大胆猜测寻找答案,同时能够根据孩子的回答抛出新的问题,是内容更加深入。

    费: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我们幼儿园动物饲养角进行了观察和讨论。孩子们看到了孔雀家里的鸡不见了,鸽子笼的鸽子不见了,豚鼠也没有看到,并对小兔家里的洞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孩子们的观察很仔细,脑洞很大,教师的引导也恰到好处地为幼儿制造讨论的话题。

    ⒉徐:确实由于素材贴近孩子在幼儿园内的生活,所以孩子们的想法非常的多。你觉得这段讨论中可以有哪些活动的生发点?请举例。

    周:谈话中有孩子问到为什么豚鼠和仓鼠长得很像,但是豚鼠很胖,这个问题没有进行后续的讨论。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深入了解不同种类的鼠,了解它们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陈:有个小朋友说小兔子家里木板上咬了洞,看来要给小兔子修家。那可以生发怎么给小兔子修家,用哪些材料、怎么设计等

    费:磨牙棒可以作为活动生发点,从查阅资料到准备材料,还可能会有失败,可以改进。

    仝:孔雀什么时候会开屏?围绕孔雀开屏进行探索,深入了解孔雀的特性,开展系列活动。

    陆: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进行深挖一下:1. 对冬眠动物的探究,先可以就幼儿园里的动物,幼儿园的动物角、班级饲养角等,进行动物是否冬眠,以及怎样冬眠等的观察与记录、讨论。2. 鸽子的消失,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在讨论的基础上,向孩子们揭示原因(被黄鼠狼吃掉了)后,引导幼儿进行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中生物链的研究与讨论。同时,怎样保护小鸽子,进行鸽子笼的加固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探讨。3. 小兔子家里的洞与小兔子的食物,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点,关于磨牙,可以延伸到其它啮齿动物,如仓鼠、松鼠等,进行类别化的探究。磨牙棒的制作,也可以在让孩子们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寻找和尝试制作(也可以是其它小动物,如仓鼠、豚鼠等的)。

    ⒊徐:分享第二天的师幼讨论以及视频,如果以“鸽子被黄鼠狼吃了”为线索,如何衔接线下的活动?线下可以开展哪些后续活动?

    魏:怎样预防黄鼠狼再次吃鸽子。

    陆:一方面,帮助幼儿观察生活中动物,了解有关食物链;另一方面,讨论如何保护动物,帮助小动物固家

    仝:黄鼠狼的食物有哪些?怎么加固鸽子的家?如何我们改善生存的自然环境?

    周:如何加固鸽子笼,引导幼儿进行设计。

    陈:黄鼠狼的生活习性,如何保护鸽子,科学喂养鸽子,关于食物链、生态平衡。

    徐:鸽子没有了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活动。鸽子没有了接下来要买新的鸽子也可以成为一个活动的缘起。另外,我觉得疫情期间比较特殊,幼儿园的动物是打预防针的这一点也可以分享给孩子。

    王:后续活动:1. 黄鼠狼为什么要吃鸽子?可以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初步探讨自然环境中,其它的食物链行为。2. 保护鸽子,怎样让鸽子更安全地在笼子里生活?3. 鸽子没有了,我们可以怎么再请小鸽子来作客?一是直接买鸽子回来,二是买鸽子蛋,尝试孵小鸽子,并对后续的喂养、照顾等问题进行探讨。

    仝:如果买鸽子的话,买什么种类的鸽子,也可以拓展了解一下,说不定孩子们想养信鸽。

    徐:孩子对动物总是有天然的喜欢。今天的案例研讨大家都给予了宝贵的建议,对接下来线下的活动有一定的方向。

    二、燃荻学习

    徐:分享学习文章《燃荻44期——网络学习》,接下来请大家根据当前经历以及所学,发表各自的感悟!

    苏:网上合作教研就是教师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互动,在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课题,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利用网络反复交流,协同攻关,最终达到经验共享、教训共鉴、共同创新的目的的一种科研方式。网上合作教研也是由众多教师组成的一个共同学习研究体,对于教学实践中真实性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协商对话,请教专家,达成共识,合作创新等活动完成。各校教师通过“教研在线”实施资源共享、即时反馈、动态展示、互动交流、开展跨校、跨学科的合作教研,打破了时空界限与校域界限,加强了校际间、教师间的交流协作与实践反思。

    魏:伴随着网络时代的降临,我们的学习也逐步从面对面转变为借助云平台进行学习,同步化出现的,便是以网络媒介为主的钉钉视频会议等。在面对新形势的趋向,教师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互动,在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课题,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利用网络反复交流,协同攻关,最终达到经验共享、教训共鉴、共同创新的目的。同时,在面对疫情的特殊阶段,网络学习也能更适宜的支持我们的工作。

    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作为教师也要赶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自我学习,互动交流,从而从根本上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网上合作教研十分便利,有利于资源共享、互动交流,但是网络合作教研不能流于形式,为了完成教研任务而教研,要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平台,学会筛选、获取有用的资源,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网络合作教研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形式,特别是在当前疫情爆发的情况下,网上合作教研支持我们开展教研活动,具有跨越时空的优越性。

    徐: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网络在教研方面的作用日渐彰显,网络教研平台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平等交流与及时沟通的平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敞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让他们呼吸到了自由与清新的空气,从而为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提供了条件。网络合作教研给每个教师以平等的空间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倡导和谐、平等、民主的研究与学习氛围,鼓励不同教学思想的碰撞,不同教学风格的形成,使大家拥有了完全平等的话语权。

    陆:通过网络教研,大家能把自己好的东西拿出来分享。把教学上的困惑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这样可以凝聚更多人的智慧,从而使每一个教师都从中获益。网络教研,充分利用了网络速度快,信息发布及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透明度、参与面和交流面等较大的优点,能及时有效地为日常教学服务。

    魏: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渐渐的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通过利用网络平台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与其他教师或专家进行多样化的、有效的交流,共同探讨教育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例如这次疫情事件,教师不能面对面的交流教研时,网络平台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可以进行交流互动。

    苏:和孩子共同商讨可以利用家里的资源,进行,种植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生长过程,理解事物、人与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满足好奇心以及对知识的渴求。

    陈:在疫情的特殊时期,网络为我们老师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可以进行网上教研等活动,也让我意识到要跟紧网络信息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文章中举例说网上教研各个流程清晰,还可以跨学校地区联合教研,为我今后的学习又打开了新的思路。

    费:互联网精神的实质是共享,而作为教师,网上合作教研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在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课题,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利用网络反复交流,让教师能清楚的了解“我该做什么”“我可以怎么做”“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在这段与疫情做抗争的特殊日子里,网络合作学习更好的支持了我们的工作,我们相继开展了网络集体备课,园内、中心内的研修活动,网络征集论文、教案,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同时也借助网络,与家长幼儿进行互动。这些措施拉近了师师、师幼、家园、亲子关系。

    周:网络学习、网络教研,都伴随着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快速地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随着运用次数的增多,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学习与研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可以探寻更多适宜网络化的学习、研究等活动,推动课程的进一步改革!

    陈:在疫情之下看到这篇文章,可以说感触更深。由于疫情,网络成了我们在安全的基础上教研的唯一途径。网络教研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发展,改变了教师的学习状态、工作状态,极大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创生出新的教研文化。

    仝:网络合作教研,如“网络备课”“教研组合作活动”等通过网上教研活动,使疫情下居家办公的教师们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推动活动的正常开展。当教师相互交流观点时,大量非正式的信息网络就形成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交流信息、探讨问题、合作课题,共同进行科研攻关。在这过程中也发展了教师获取及交流信息的能力、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攻关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尤其是信息活用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活动反思

    本次研讨活动,结合组内教师的生态教育中有关幼儿园动物的实践案例进行了研讨。体成员就本次活动进行探讨、反思、总结结合幼儿园中的动物变化的视频以及线上师幼讨论的内容,着重研讨了幼儿的发展经验以及接下来线下活动开展的方向。开拓了线上案例实施的一些思路,并梳理了线上线下幼儿经验衔接点,为接下来的工作指明方向。

    我们共同学习了《燃荻》中网上合作教研的相关理论,网上合作教研,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教育实践的教学感想、教案、案例等与同行交流,大家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在这样的的环境中,大家以共鸣的方式相互促进与提高,一起构建和谐的抒发、表达、辨析、质疑、批评、总结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规律的网络环境,一起够成丰富多彩的“社会大研讨”。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质疑和批评的过程中,促进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促进了教研行为的变革,更是一种创新的思维。

     

    上一条:苗苗工作室——以“小可爱,...
    下一条:苗苗工作室——读书笔记交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