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本次活动主要内容 二、教师交流分享读书笔记 韩燕优:在上学期的hello秋天班级主题墙创设中,教师为追求美观,将树枝树叶等布置在主题墙上 ,发现有很多幼儿会把主题墙上的树枝树叶蹭下来 ,于是教师决定,让幼儿不要靠近主题墙以减少装饰物的掉落情况,之后教师发现小朋友们,每次靠近主题墙总是小心翼翼,眼中满了害怕。于是教师认识到了自己在班级里营造出了不安全,不温馨的氛围,并开始思考环境创设的立足点应该是什么?在《关注儿童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性课程设计》这本书中,教师找到了答案 :环境创设应以幼儿为中心。于是教师通过讨论 、投票、个别谈话等方式,听取幼儿的观点,从幼儿的角度看班级的环境创设,对主题墙及班级的语言区进行整改,整改效果明显。 王玉莉:小韩是以小班上学期Hello,秋天主题墙环境创设为例,重点阐明了环境创设要以幼儿为中心,方法也都比较可行有效哦!《3-6 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中将“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作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的实施途径之一,足见,环境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环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幼儿学习,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因此在创设主题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主体地位,基于儿童的视角看环境创设。我重点从一、基于儿童视角,让环境有心,二、呈现动态情境,让环境有趣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陈秋燕:我从四个方面进行入手,首先回顾了上星期班级环境创设的一些想法,接下来我预设了下学期根据这次疫情的情况,在接下来的班级创设中的一些想法,区域环境创设也是班级环境创设的一部分,接下来小班下学期了,我将准备根据不同主题的安排创设不同的区域环境。比如小班阅读区,给他们准备适合年龄段的的书籍,地面铺上塑料软垫舒适的小靠垫,上面垂挂一些可爱的棒棒糖作为装饰。角色区名称“中山医院”。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医院物品,幼儿在这个特殊的寒假里已经对医生和武汉的疫情有所了解,更加他们的前期经验创设几个小医院,在特殊的环境中扮演医生、护士和感染者。自然角名称“花草一家亲”,花草由教师和家长提供,放置在木架上。教师种植2—3中豆类植物,墙上贴有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日常生活中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丰富孩子的经验,亲近大自然。 樊千红:学习了环境创设这一章节,基于自己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下阶段主题环境创设做一些规划。陈鹤琴先生说过:“怎样的环境,得到怎样的印象。”总之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创造,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长期的任务,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时间、探索、总结经验,吸取,收集先进的信息,不断完善幼儿园教育环境,让环境追随幼儿,使幼儿的身心更全面、和谐的发展。 何琦:我们为什么要创设环境:一个精心设计的环境,为儿童提供了能满足个体需求和爱好的不同材料与活动。一个有效的环境,是我们为儿童提供的促进其获得最佳发展的途径。精心创设的环境,除了有利于适宜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实践外,还能减少儿童的行为问题,使教师有更多时间支持儿童学习。精心计划的环境为儿童提供了私密空间,并能帮助他们管理情绪。为预防常见的行为问题,我想可以采取一下措施:教师创设能允许小组不受任何干扰地进行合作活动的学习区。在区域之间摆放间隔无,以此为游戏提供保护空间,帮助儿童专注于游戏。 区域之间有清晰的界限,使各区域材料各就其位,互不干扰。提供数量充足的材料和玩具。每个区域投放有趣且吸引人的材料,避免所有儿童记载同一个区域。有条理且贴有标签的夹子,帮助儿童保持材料的有序摆放。一个高质量的区域,应有清晰的目标,独具吸引力和美感,并提供符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有趣的且能互动的丰富材料。 马燕: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教育的载体,生活是一本天然的教科书,融入到大自然中,和花草为伍,取自然材料为用,可以让幼儿真正感受到地域资源中自然材料之美。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投放自然材料时要使材料真正作用于幼儿,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新知,获得适宜发展。只要我们用心寻找,相信自然材料一样能成为孩子游戏的主角。 陆佳舟:在创设环境,我们需要给幼儿足够的参与时间。本学期我们班从中班升到了大班,我们需要多爬一层楼,也需要去接纳一个新的教室环境,陌生又熟悉的“新”环境也对于孩子来说有了许多的惊喜与挑战。所以,开学初,布置班级环境也在一日生活中一点点的渗透在孩子的行动中。在与孩子交流中,我会发现个别孩子会将经验迁移,如萱萱说“我们可以像中班一样给蜡笔按颜色放盒子里就好拿了。”“把剪刀和胶水放在最上面比较好拿。”等建议,于是萱萱就成为了美工区的负责人,请小朋友一起和她整理。在之后我发现,因为美工区的物品摆放方便,孩子利用率大大提高,各种剪纸、拼贴画、水油分离画、超轻黏土小手工装饰着美工区。 黄露露: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多方参与、共同建构的过程,环境如同教师一般,能激发幼儿的认知,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探究状态,在各种尝试中,促使幼儿在原有经验基础上提出问题、讨论方案、尝试操作,从而建构出新经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同时,教师透过环境可以重新审视自己在幼儿活动中的指导,从而提升反思能力,实现专业成长。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没有一处无用的环境,每一处都可能是幼儿产生新想法的地方,让环境“动”起来,才能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 陈敏:首先就是觉得要创设宽松的温馨的班级氛围,然后这里要针对的是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的要求是不同不同的,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要有参与和探索互动性。其次要创设同去的班级的物质环境,让孩子有归属感,然后这里我就觉得可以通过投票和孩子设定班级环境的主基调,和孩子一起收集材料来进行创设,然后这里还要适当的留白让孩子参,就是探究后进一步去丰富。 三、评选优秀读书笔记 ⒈通过投票,选出了韩燕优老师的读书笔记为工作室的优秀读书笔记。 ⒉对优秀的读书笔记提出些整改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