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动工作室——疫情下的生态教育:以“大班自然角的植物”为例
    2023年02月13日  

    教师工作室档案3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疫情下的生态教育--以“大班自然角的植物”为例

    时间

    2020.2.28

    地点

    qq群

    出席

    陆敏、仝静铮、费晨悦、苏艳芳、魏孟如、徐蓉芳、孙燕峰、周轶婷、

    缺席

    主持者

    徐蓉芳

    记录者

    仝静铮

    计划

    预设目标:

    学习生态教育相关理念,提高自然生态教育的素养。

    ⒉通过自然角的植物案例了解幼儿园如何做好生态教育并为开学工作做准备,提高专业水平。

    活动准备:案例

    活动记录

    一、共读《抗疫之下生态教育》

    徐: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疫情之下,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幼儿园延迟开学,孩子“宅”家中,教育场合主阵地成为“家庭”。虽然家园互动一直是老师的常规内容,但是疫情之中,教育的主阵地发生了变化,在园变成了“在线”,这对大家都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考验!如何在“云带娃”场合中继续发挥幼儿园老师工作的本职呢?我们将结合第一次课程审议后,大二班关于班级自然角触发的线上的教育活动实例,立足儿童视角,解读儿童,分析思考教师以及家长、幼儿的行为,成为幼儿成长路上更好地陪伴者。

    徐:分享文章《华爱华:抗疫中想到的生命教育》之前我们进行了生态教育的理论文章共读,接下来请大家回顾一下文章内容,首先我们说说:生态教育的关键词是什么?

    仝:相互尊重。

    魏:相互依存。

    苏:相互敬仰。

    徐:亲身体验。

    费:实践中。

    敏:平衡。

    苏:去自我中心。

    费:懂得关心 照顾其他。

    陆:渗透进日常的活动中

    徐:大家可以互相听听其他人抓到的关键词,和自己的关键词相互补充丰满,华老师的生态教育其实也是我们幼儿园一直在做的和自然互动的主题吻合的。

    二、线上观察案例研讨

    徐:给大家五分钟阅读,并结合两个问题进行回答,问题一:从孩子和老师的互动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问题二:你能从对话中了解这个班级对种植的经验有哪些?

    敏:问题一:从孩子和老师的互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观察很细致,老师能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有效的回应,衍生出一些新的话题。问题二:知道一些简单的种植方法和过程,对种植有一定的经验。

    苏:问题一:孩子们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会有变化的;植物的一些品种、名称;问题二:知道一些种植的方法,如松土、浇水;与自然的关系,如太阳是否太猛,影响生长。

    费:问题一:老师在这词种植活动中和孩子是一起参与的,分享种植时存在的小困惑共同解决。问题二:知道植物需要浇水 晒太阳 也能提出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思:问题一:孩子们对于班级里植物的变化很感兴趣,也很愿意分享自己家中植物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困惑,老师也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积极引导,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探索解决问题。问题二:知道常见的植物的名称,知道基本的种植方法,对于植物的枯萎现象有了解。

    苏:问题一:老师能以自己种植的土豆与孩子产生共鸣。问题二:幼儿知道植物的一般生长条件,也会对没有枯萎的植物产生探究兴趣。

    陆:问题一:孩子们种植的植物种类较为常见,知道植物会枯萎,能对种植的东西进行一个细致的观察,并发现问题探索

    问题二:知道浇水、晒太阳能让植物发芽,但是对于一些植物的生长环境还不是很了解。

    仝:问题一:孩子们对植物很关注,在长期无人照料的情况下,植物们会发生不同的生命力是不同的,教师能够根据孩子的发现不断进行引导,引导幼儿进行种植,记录。问题二:知道植物需要浇水、晒太阳 但并不清楚是否每种植物的需求是否都是这个样子。

    魏:问题一,孩子对某种植物的生活环境及特点可能还不太了解。

    苏:问题一:探讨班级自然角的现状后,部分孩子准备利用家里现有的资源,为班级自然角种植土豆等新的植物。问题二:幼儿能对班级植物的不同状态进行观察与思考。

    徐:问题一:从孩子观察很细致,老师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可以看出老师很有心,引导孩子和老师种植的进行比较,激励孩子。问题二:孩子们知道植物需要浇水、晒太阳 ,它们对植物的枯萎、生长产生了兴趣

    魏:问题一:孩子的观察很细致,在互动中教师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的问题一步步引导。问题二:幼儿知道如何让植物生长,知道植物也是有生命的

    徐:在谈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的一些关注的点。

    徐:是的,在谈话记录中可以了解孩子的兴趣,接下来,我会上传第二天的线上谈话记录(分享文件DYA2)还有几个孩子的种植的视频大家先浏览,接下来我们结合day2的记录讨论:问题三:除了种植的经验发展,还有其他经验发展吗?可以对照五大领域。

    魏:会使用种植工具。

    敏:对探究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徐:会利用现有材料,为种植创造条件。

    费:通过分享交流 发展语言能力。

    陈:语言逻辑能力。

    魏:孩子的语言、观察能力都得到发展。

    苏:表达能力比较强,有自己的想法。

    敏:分享,交流,总结。

    陆:对于种植的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介绍种植方法和生存环境特点时也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仝:结合自己在种植过程中的操作与观察,进行分析和分享

    思:关注并照顾自己种植的植物  培养责任感。

    魏: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都有发展。

    周:会使用种植工具,了解植物的一些作用,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徐:大家关注到了孩子在家里也可以有多方面的发展,其实也是亲子陪伴的一个契机。

    仝: 能在家长的支持下,借助工具收集资料,并像其他孩子介绍自己的发现。

    徐:其实大家都关注到,从孩子和老师的互动中孩子对这个活动更加自主了,而且表现得很自如。特别是上传视频的几位孩子。

    苏:第一个孩子的表现很老练,操作很娴熟。第二个孩子,家长给与了很多的关注与引导。

    徐:是的,线上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那么最后一个问题:通过观察、解读这个案例,你觉得本次案例中的线上教育是否围绕着“生命科学”这个线索进行?如果你是主班老师,可有哪些后续计划?

    苏:嗯嗯,这次疫情给孩子与家长有了更多的接触与交流机会,也是增进亲子感情的良好契机。

    魏:最后一个问题:是围绕“生命科学”这个线索进行的。后续,让孩子继续进行照顾、观察与记录。开学后,让孩子将自己的种植物带到班级里来,放在自然角进行展示。同时,也可以结合自己在假期的观察与记录,进行种植过程的分享。

    思:是  从植物的生长特点及生长所需  结合本次疫情  过度到人的正常生长所需  引导幼儿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

    费:是 前期孩子们更多的是了解和动手,后续这些孩子所种植的植物也许有的会继续生长 有的会死亡,“生命教育”包含“生”的教育和“死”的教育,幼儿只有体验到面对“死”的悲伤,才能更真切地感受“生”的可贵。同时也能和疫情相吻合。

    苏:不管是观察、讨论,还是种植、分享的过程,都是对生命的一种探索过程。接下来,可以让孩子继续进行养殖、照顾,并进行观察与记录。

    曹:让孩子继续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用记录的方式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开学后将植物和记录单带到幼儿园进行分享。

    徐:大家都考虑到了线上线下结合

    轶:种植、饲养在家比较容易操作 孩子与孩子家庭和家庭间可以增加互动。种了的孩子时间可以相互比较,分享在群里供每种的孩子一起观察,思考怎样照顾等。

    仝:是 在过程中特别是当发现植物枯萎时,孩子主动探索如何正确养殖。

    可以让孩子在班级群中分享交流,用视频或记录本的方式展现碰到的问题,互相解决,丰富自己的已有经验,开学后可以将植物以及记录本带来幼儿园进行观察,分享。

    周:是围绕着“生命科学”这个线索进行的,在本案例中幼儿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等。在后续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开学后和大家分享。

    仝:是围绕着的,如果是观赏类植物,可以开学后请带到幼儿园来,大家一起观察记录,如果是像豆类,大蒜之类可食用的植物,可以在成熟后进行品尝。

    徐:那结合当下线上教育的情况,老师还可以怎么推进呢?

    魏:如果以生命科学为线索的,不仅引导孩子关注植物,也应该关注动物,同时可以利用家长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知,如人与动物,与植物,与自然的关系,这个话题也可以放在线下进行。

    陈:孩子介绍自己种植几天后,观察到植物发生的变化。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发动其他幼儿一起讨论,出谋划策。

    敏:密切联系生态教育,并能结合不同的领域交流分享,尊重生命。在接下去的活动可以记录,统计,分享。

    苏:结合孩子的种植情况,随机分享,如:种植的植物发芽了,长出小虫子了,有枯萎的现象等,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法。

    周:分享自己的新发现,比如:今天植物发芽了,今天植物枯萎了。结合幼儿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

    苏:苏老师提到了随机分享,你们觉得随机分享和老师约定集体分享哪个线上教育效果好?

    魏:随机分享是围绕一个话题分享嘛?那样的话更有针对性吧。更有针对性分享会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

    三、主持人总结

    本次活动给予了我们对生态教育的新认识,另外对自己实施线上教育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希望能够用好的办法继续实施,发展幼儿的能力。

    活动反思

    本次研讨活动,我们共同学习了生态教育的相关理论,结合组内教师的实践案例。体成员就本次活动进行探讨、反思、总结教师们相互学习,提升教育水平。也开拓了线上案例实施的一些思路。

    上一条:灵动工作室——读书笔记交流...
    下一条:苗苗工作室——教师如何做课...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