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动工作室——《教师如何做研究》理论学习
    2023年02月13日  

    活动内容

    北大公开课:《教师如何做研究》理论学习方案

    时间

    2020.2.17

    地点

    qq群

    出席

    陆敏、仝静铮、费晨悦、苏艳芳、魏孟如、陈晓思、徐蓉芳、孙燕峰、周轶婷

    缺席

    主持者

    徐蓉芳

    记录者

    费晨悦

    计划

    预设目标:

    结合教育实践,学习北大线上公开课内容,熟悉教学常见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⒉形成终身学习理念,提高教师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

    活动准备:

    线上视频链接。

    活动记录

    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徐: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工具。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聆听北大专家通过对六个教学研究案例的全面解剖分析,介绍六种常见教学研究问题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学习这六个案例,如同六道菜谱,连同其中所采用的研究工具,将助力大中小学的教师,开展解决教学问题的科学研究。

    教师线上学习本次内容

    ⒈教师进行线上学习

    分年龄段讨论观后感。

    大中小组进行分组讨论。

    ㈢教师结合实践进行心得分享

    教师结合自己班级情况和教学实际进行心得感悟分享

    魏: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观察幼儿,通过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实际的需求;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了解幼儿达到的发展水平,从而设计引导幼儿继续向前发展的教育活动等等。其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观察教师的行为与语言也是极为重要的。就如该案例中的张老师,她反思自己的课堂提问环节出现的问题,寻求李老师的帮助,通过李老师对张老师的课堂观察与记录,最后整理分析观察数据,并进行反馈,从而发现自己在教学提问中出现给学生预留思考问题较短的不足,从而进行调整与改进,最后有了明显的改善效果,自愿回答问题的学生多了,思考也多了,课堂氛围也活跃起来。

    仝静铮:在工作中,教师能够关注到自身的专业成长,那么如何获得成长呢?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分析,请求成熟期教师的指导,确定观察的重点内容及观察方式,选择最佳的观察工具。自身设计的观察方式也许会比较单薄,但经过收集相关资料、与同事交流讨论后,就可以逐渐丰富其中的内容,在客观详实地观察记录后,还需要科学的进行分析,进而发现了解自身存在的相关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借助教学研究帮助教师获得专业化的成长。

    苏:课堂观察就是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那在幼儿园教学中,老师是不断地在观察幼儿,链接中举例让我更加明确,今后观察的目的要更加具体,可以借助录像,之后反复的研究分析。为以后更好的观察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打好坚实的基础。

    徐:张丽老师作为一名工作只有2年的青年教师,除了具备一般年轻教师都具有的热情和认真外,还具备一个特别优秀的品质——善思。在教学中她能回顾课堂,反思教学问题。她发现: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那么,如何改进提问技巧,又从个人的原因分析、思考,反观课堂,从回看课堂,来分析提问技巧与学生反馈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张丽老师对于的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抽丝剥茧,寻找问题所在,非常值得学习。

    陆:了解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需要教师细致、耐心的观察。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观察可以使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的认知,能概括、提升、拓展幼儿的已有经验;帮助教师满足幼儿有价值的需要,推动幼儿的发展

    苏: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提出的问题,在有效的提问能够建立在教师的努力和幼儿思考的基础上的,教师需要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使提问真正能留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而适度地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促使幼儿通过努力,跳一跳就可把球投入篮中,从而增强幼儿对学习自信心。对一些不同的幼儿,相同的一句话对他们传递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在主观上,幼儿对事物的探究有很多不一样的喜好,因此提问的问题要精心设计,要有层次性,先易后难,接受能力低的幼儿可优先回答,所提问题既不能让各层幼儿感到漫无边际,也不能不经思考。为激发孩子们的对于谈话内容积极参与的欲望,教师需要预先将话题通知出来。问题一般都会用比较广泛的,这样能够引导幼儿通过不一样的渠道获得需要的信息,如“对于恐龙,你们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虽然比较随意,但是能鼓励很多不同个性的幼儿进行积极的探索。这样类是的问题能够使不同能力与爱好的幼儿都调动起来,以达到“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从而实现新《纲要》精神的更深层次的目标。

    费:课堂观察,即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指向幼儿课堂学习的改善,是以幼儿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主要关注幼儿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这与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所确定的观察点不是幼儿,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幼儿是否学得有效得到检验。

    周: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会课堂观察很重要,观察有助于我们发现教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课堂观察不能面面俱到,可以选择我们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观察。在观察前,我们要确定观察目的、观察对象、记录方法,要确定具体观察哪些行为。在观察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有效的解决措施。作为一名教师,要会观察,会思考,会研究。

    孙:音频里将课堂观察,进行了十分细致的分类。以教师的各环节的细节,甚至提问的类型、难易程度等。由此涉及到的包括学生的表情、参与、反应,每次回答还设置了若干种进行归类和统计,运用了许多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在之后的观察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周:课堂观察是一个老师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渠道,在课堂观察时,教师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起观察,并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自己的教学情况,还有更方便的是自己进行录课,在课后再进行观察,同时进行反思,反思师幼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思幼儿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还能反思到自己的课堂中。反思是一个老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不断的反思,能够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对改进自己的课堂实践有启发性的作用。

    小结

    本次活动中教师能够结合视频内容进行反思,并且对教学研究有所认同,了解其必要性和意义。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提高了教育的敏锐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通过案例的线上学习,教师能够认同教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能够从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并且确定要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路径,科学地实施方案,评价教学效果,给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评价的实践中指明了方向。

    上一条:苗苗工作室——教师如何做课...
    下一条:灵动工作室——自然资源的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