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下午,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南郊幼儿园灵动工作室的教师们齐聚三楼会议室,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现象式教学理念下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活动的实施㈣”的深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魏孟如老师主持,灵动工作室全体教师参与,大家共同聚焦大班科学活动《木椅上的菌菇》,通过实践、观察与研讨,深入探索多元材料在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发展中的有效策略。
活动开始,魏老师简要回顾了前两次针对该活动的研讨成果,指出本次活动旨在结合前期优化调整后的教案,通过魏老师亲自执教的《木椅上的菌菇》实践课,检验活动效果,并从实践中汲取经验,进一步反思与优化教学设计,探索更适宜大班幼儿的生命科学教育模式。
随后,教师们认真观摩了魏孟如老师执教的大班科学活动《木椅上的菌菇》。观摩结束后,进入热烈的交流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多元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和“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两大核心指标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本次活动所使用的材料在适宜性、丰富性、激发性与挑战性方面表现出色,既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又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材料间的互动,支持了幼儿的深度学习。同时,教师们也结合观察记录,分析了幼儿在表达交流、问题提出与解决能力上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诸如增加动态演示教具、引入VR/AR设备、营造更宽松表达氛围、加强语言与方法指导等优化建议。
本次研修活动为灵动工作室教师搭建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深度学习平台。通过研究课的实践检验与反复研讨,教师们不仅推动了《木椅上的菌菇》活动方案的迭代优化,更在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上得到了显著提升。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对科学教育中材料价值与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深刻理解,也为后续探索更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与材料创新路径积累了宝贵经验,有效助力了幼儿科学素养与教师专业能力的协同发展,为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