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葵工作室——85期《燃荻》理论学习研讨记录
    2025年06月23日  

    教师工作室档案3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燃荻》理论学习

    时间

    2025.6.23

    地点

    南郊二楼多功能室

    出席

    陈晓思、金雨夕、王菊华、王兰、郁婧玮

    缺席

    主持者

    陈晓思

    记录者

    金雨夕

    计划

    预设目标:

    了解学科实践的四个基本向度及其具体操作要点

    活动准备:

    85期《燃荻》

    活动记录

    ㈠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目前来看,将学科实践作为基石,尚处于未分化的总体状态而要把学科实践作为基石,就必须在它的具有操作性的分析向度上有所作为。由此便引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科实践究竟有哪些基本向度本次我们重点学习《燃荻》85期中《学科实践的四个向度》,通过对学科实践的学习,了解学科实践的四个基本向度及其具体操作要点。

    ㈡教师分组交流分享学习文章心得。

    王:具身主体和客观之物是学科实践的两个根本前提,前者是本源力量,后者是物质条件;高质量问题是学科实践展开的基本工具;大观念则是学科实践的深层纽带。这四个向度是任何一次真正意义上学科实践的必备要件,缺一不可。

    陈:具身主体”在学科实践中并非无关紧要,相反,它蕴藏着生命的能动力量、体现整体性的生命投入特征并敞开了学生主体功能的全部丰富性,这既彰显着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支撑起丰富的学科实践。可以说,“具身主体”代表的是学科实践的本源力量。因而,在进行学科实践时,就要更加注重学生身心俱在的具身参与。

    金:身心俱在的具身参与也内蕴着学科实践的第一个操作要点,即从孤立地强调身或心到具身主体,其关键就是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进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思维,让学生具身地参与身体感知、身体动作、理性反思和情意互动。

    郁:具身主体强调亲身参与,让我明白实践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要积极动手、亲身经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客观之物为实践提供物质基础,提醒我关注实践的具体环境与资源,充分利用它们达成目标。高质量问题是实践的引导,促使我在实践中多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挖掘知识的深度。大观念则是将知识串联的纽带,帮助我构建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内容。这四个向度相辅相成,为我今后的学习与实践指明了方向 ,让我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

    王:从功能上看,从身体的外在性到心灵的内在性,具身主体包含了学科实践中主体功能的全部丰富性:感知、动作和体验,认知、情感和意志。它既可以是感性直观的,也可以是理性反思的;既可以是身体体验性的,也可以是心灵理解性的;既可以是求真的本质认知的,也可以是美善的意义建构的。其结果就不仅仅是获得某些显性认知,还有更为复杂、难以显现的隐性内容,如学生身上诸多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则生成于身心之间的模糊区域之中。

    ㈢小结

    陈:具身主体、客观之物、高质量问题、大观念是学科实践必备的四个向度,缺一不可。具身主体是本源力量,需学生身心俱在参与,可通过创设高质量问题情境实现;客观之物是物质基础;高质量问题是引导工具;大观念是深层纽带。四者相辅相成,助力知识掌握与体系构建,及学生价值观、品格和能力的培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85期《燃荻》中《学科实践的四个向度》,通过对学科实践的学习,了解学科实践的四个基本向度及其具体操作要点。

    此次教研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对学科实践的认知与实操能力。通过学习与交流,教师明确了学科实践四大向度的核心内涵及关联,掌握了具身主体的操作要点,如创设高质量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身心参与。同时,深化了对学科实践价值的理解,认识到其不仅能助力知识掌握与体系构建,更能培养学生价值观、品格及关键能力。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积累了设计与实施学科实践活动的经验,为今后教学中落实学科实践奠定了扎实基础。




    上一条:青葵工作室——86期《燃荻》...
    下一条:青葵工作室——85期《燃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