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九 周计划
主题名称:《夏天来啦》 班 级:小三班 日 期:6月16日—6月20日 带班老师:姚心怡(上午)顾胜燕(下午)
本周重点 |
⒈继续开展主题《夏天来了》,通过触摸冰块、观察雷阵雨前后变化,感受夏天的气候特点,能说出3~5种夏天常见的动植物。 ⒉知道夏天要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穿轻薄衣物,能在老师引导下主动喝水、找阴凉处休息,学会用毛巾擦汗。 ⒊参与“玩水解暑”小游戏,尝试用扇子、草帽等物品制作简单降温工具,感受夏天特有的活动乐趣。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⒈来园接待:热情接待幼儿,关注幼儿的身体、个人卫生情况,提醒幼儿勤剪指甲、带好小手帕。 ⒉区域活动:组织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开展游戏活动。 ⒊其他:鼓励幼儿照顾自然角植物,观察自己种的植物变化。 ⒋晨谈:雷阵雨、天热我不怕 |
户外锻炼 |
场地:户外1区 重点材料提供:蹦蹦床、感统玩具、跨栏、PVC管等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探索PVC管的多种玩法,如攀爬、开小车等。 |
场地:户外1区 重点材料提供:蹦蹦床、感统玩具、跨栏、PVC管等 指导要点:指导幼儿在感统玩具上尝试保持平衡,锻炼平衡感和稳定性。 |
场地:户外2区 重点材料提供:蹦蹦床、感统玩具、跨栏、PVC管等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探索PVC管的多种玩法,如攀爬、开小车等。 |
场地:户外2区 重点材料提供:蹦蹦床、感统玩具、跨栏、PVC管等 指导要点:指导幼儿在感统玩具上尝试保持平衡,锻炼平衡感和稳定性。 |
场地:户外2区 重点材料提供:蹦床、感统玩具、跨栏、荡绳等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探索在荡绳上悬挂的多种方法。 |
集体、 小组活动 |
活动一:企鹅送礼物 (语言) |
活动二:夹心冰块 (科学) |
活动三:我爱洗澡 (音乐) |
活动五:夏天真热 (健康) |
活动四:五彩石头路 (数学) |
上午游戏 |
内容:美工区:我设计的扇子、西瓜沙冰;科学区:热水和冷水、冰块融化;益智区:百变小人、谁是小花匠;建构区:夏日游泳池;语言区:企鹅送礼物、太阳感冒了;生活区:夏季小扇子制作、给娃娃穿夏装 时间:周一至周五 重点指导:建构区:夏日游泳池——建构出不同造型的游泳池,是否注意游泳池的对称搭法,指导幼儿丰富建构技巧和造型。 角色游戏内容:娃娃家、甜品店、人民医院、中国银行、建筑工地、图书馆 时间:周一至周五 重点指导:甜品店——用黏土、自然材料制作夏季解暑饮品,进行买卖活动。 |
下午体锻及游戏 |
游戏:小蚂蚁搬粮食 幼儿扮演“小蚂蚁”,用毛巾或围裙包裹“粮食”,从起点爬到终点“粮仓”。 |
游戏:踩尾巴 一部分幼儿身上系绳子作为“尾巴”;另一部分幼儿在后面追,努力去“踩”尾巴,锻炼躲闪跑的能力。 |
游戏:泡泡糖粘哪里 教师随机说出身体部位(如 “粘小手”“粘肩膀”“粘膝盖”),幼儿迅速用相应部位与同伴接触。 |
游戏:泡泡变大变小 根据口令,可在圈内自由跑动,听到喊“泡泡变大/变小”,幼儿需快速拉手重新围成大圈/小圈。 |
游戏:木头人 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边自由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提高身体灵活性。 |
户外建构 |
生活活动 |
户外建构 |
音乐游戏 |
科探室 |
日常生活 |
⒈提醒幼儿运动后用毛巾擦汗,喝水时使用“小口多次”的方法。 ⒉午餐时介绍黄瓜、西红柿等解暑蔬菜,鼓励幼儿不挑食,吃完自己的饭菜。 ⒊餐后散步时,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葡萄架、石榴树,说说夏天植物的变化。 ⒋引导幼儿自己穿脱轻薄的防晒衣,整理汗湿的毛巾,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
家长工作 |
⒈和孩子一起观察家里的多肉植物,用照片记录植物的夏日变化。 ⒉家长带领幼儿在家自制参与“夏日水果拼盘”,上传相册。 |
环境创设 |
⒈布置“西瓜创想故事”主题墙,展示幼儿带来的夏日物品(遮阳帽、小风扇等),贴照片并简单标注名称。 ⒉角色游戏增设“夏日便利店”,投放玩具西瓜、冰淇淋、防晒用品,开展买卖游戏。 |
活动反思 |
本周围绕“夏天来了”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在主题实施中,通过触摸冰块、观察雷阵雨等活动,幼儿对夏天的气候特点有了直观感受,多数能准确说出3~5种夏季动植物,达成了认知目标。生活方面,幼儿在老师引导下逐渐养成主动喝水、用毛巾擦汗的习惯,部分幼儿还能自主穿脱防晒衣,体现了对夏季自我保护能力的关注。不过,户外锻炼环节存在一定不足。2区虽然提供了蹦蹦床、PVC 管等材料,但对不同幼儿的能力差异关注不够,例如在指导幼儿探索 PVC 管玩法时,未能充分兼顾动作发展较慢的孩子,导致个别幼儿参与度不高。区域活动中,科学区“冰块融化”实验的深度拓展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