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梦工作室——现象式教学理念下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活动的实施研究㈠活动记录
    2025年04月01日  

    教师工作室档案3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现象式教学理念下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活动的实施研究㈠

    时间

    2025.3.31

    地点

    小班办公室

    出席

    何怡雯、和秋瑢、韩燕优、孙婉婷、姚心怡、顾胜燕

    缺席

    主持者

    何怡雯

    记录者

    何怡雯

    计划

    预设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教师对现象式教学理念的认知情况、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活动中的教学现状和实施困惑。

    ⒉通过集体研讨、问卷分析的方式梳理教师目前在幼儿科学教育启蒙活动实施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活动准备:

    问卷调查

    活动记录

    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本学期结合园部课题《现象式教学理念下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我们工作室将围绕其中一个内容“现象式教学理念下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活动的实施研究”开展教研活动。在教研之前,需要了解目前教师对现象式教学理念的认知情况、以及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活动中的教学现状和实施困惑等,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前期准备。

    因此,本次教研活动由前期的调查问卷和本次的研讨活动共 同组成。

    困惑收集与分享

    结合前期的问卷收集结果梳理教师对现象式教学理念的认知情况、以及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活动中的教学现状和实施困惑等。

    ⒈多数受访者教龄集中在6-10年区间

    超过60%的受访者教龄为6-10年,构成绝对主体,显著高于其他教龄段。

    ⒉专业培训是了解现象式教学理念的最主要途径

    所有受访者均选择了专业培训作为了解途径,表明该渠道的普及性和权威性在传播中占据核心地位。

    ⒊所有受访者一致认为'以真实生活现象为切入点'是核心理念

    该选项获得全部5份问卷的100%选择率,显著高于其他选项,表明该特征具有绝对共识基础

    ⒋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现象式教学理念仅处于一般了解阶段

    80%的受访者选择“一般了解”,表明大部分人对该理念的认知停留在基础层面,缺乏深入理解。

    ⒌绝大多数教师应用现象式教学的频率处于中高区间

    选择「经常」和「偶尔」的教师占比均为40%,合计达八成,显示该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有较高普及度但稳定性不足

    ⒍结合幼儿生活现象是科学活动主题设计的核心方法

    所有受访者均选择结合幼儿生活现象(如天气、动植物)作为主题设计方法,表明这一策略具有高度共识和普适性。

    ⒎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并探索、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是使用率最高的三大策略

    三者比例均达80%,表明教师普遍重视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和合作探究实施现象式教学,这类互动性强且贴近实际的教学方式更受青睐。

    ⒏教学资源不足是实施现象式教学的绝对性困难

    所有受访者(100%)均选择此选项,远超其他困难类型,反映出教学资源匮乏已成为普遍且紧迫的瓶颈问题。

    ⒐优秀案例分享与解析和配套教学资源包为最高需求

    这两项需求比例均达到80%,远超其他选项,表明受访者对实践性支持和教学资源有强烈诉求。

    问题分析与诊断

    问卷调查以现象式教学理念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为核心,通过5份有效问卷对教师群体展开多维分析。问卷聚焦教龄结构(1年及以下至11年以上)、学历层次(专科至硕士)、园所性质(公办/民办)等基础信息,重点考察教师对现象式教学理念的认知途径(专业培训占主流)、实践频率("偶尔"应用居多)、主题选择依据(生活现象与幼儿兴趣并重)等关键维度。数据显示教师普遍认同"跨学科整合"与"引导探究"等核心理念,但课程设计耗时(占比显著)、教学资源不足等现实困难制约其深度实施。研究结果为优化教师培训体系、构建资源支持网络提供实证依据,样本量局限对群体普适性结论的影响需在后续研究中加以完善。

    ㈣小结

    根据分析与研讨,对此次调查问卷的结论如下总结:

    现状:

    教师认知与实践脱节

    一线教师对现象式教学理念的核心目标、实施逻辑及评价标准缺乏系统性认知,导致教学设计与科学启蒙目标存在偏差风险。部分教师因自身科学素养不足,对幼儿科学启蒙的引导存在“形式化”倾向,难以平衡知识严谨性与趣味性的关系。

    科学活动规范性与灵活性矛盾

    教师在科学活动中过度强调知识准确性,可能陷入“照本宣科”模式,弱化幼儿自主探索能力;而过度追求开放性活动设计,又可能因缺乏科学理论支撑,导致实验设计或结论推导存在逻辑漏洞。

    措施

    建立教师能力提升框架

    通过共同体联动、专题研修等方式,系统化培训现象式教学理念的科学内涵、案例拆解及教学工具应用。

    开发分学段、分主题的标准化科学启蒙资源库,提供包含知识要点、常见误区解析的“教学工具包”。

    构建质量保障机制

    设立科学活动双审制:由学科专家审核活动设计的科学逻辑,由幼教专家审核幼儿互动适配性。

    鼓励教师采用“双轨记录法”:同步记录科学知识传递过程与幼儿探究行为,通过复盘优化教学策略。

    活动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为本学期第一次专题研修,围绕园部课题“现象式教学理念”及“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开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教师对两者的概念认知、实施情况等现状,并通过分析与梳理,总结出目前教师对现象式教学理念与科学启蒙教育两者存在的困惑主要有概念认知不够深入、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活动设计思路不清、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在接下来的研修中,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学习,为教师在科学领域的教育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已是首条
    下一条:云梦工作室——现象式教学理...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