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苗工作室——77期《燃荻》理论学习研讨活动记录
    2024年04月30日  

    教师工作室档案3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77期《燃获》理论学习研讨

    时间

    2024430日下午14:0015:00

    地点

    二楼多功能

    出席

    苗苗工作室全体成员

    缺席

    主持者

    周纯璐

    记录者

    金雨夕

    计划

    重点学习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内涵特征、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并从中有所思考,丰富教师相关理论知识。

    活动记录

    ㈠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本期重点学习《燃荻》中《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内涵特征、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一文请各位老师带着问题进行精读,谈谈对教师数字素养的认识。

    教师交流分享,发表对于问题的见解。

    陈:基于对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内涵的剖析,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具有以促进教师数字素养个性化发展为导向,认证过程强调教师全过程性参与,契合教师数字素养动态发展需求等特征,为促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金: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规范以表现性评价为理论依据,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强调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收集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表现性证据,作为评估教师在某一方面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水平。

    魏:微认(Micro-Credentials)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形式,其将复杂、抽象、综合的能力素养分解为多项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素养项,以满足不同教师在线自主学习需求,并对教师提交的实践成果进行认证考核,符合认证标准给予通过凭证的一种新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契合教师数字素养发展需求。

    微认证通过综合挖掘教师数据以及认证过程中对教师数字素养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资源推送,尊重每位教师在数字素养水平、学习风格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为教师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学习与能力认证提供了便捷的机会和条件,充分满足了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

    微认证是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有效提升特定技能和能力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微认证是一种以能力为导向、对认证者特定技能或能力进行认证的方式。

    陆: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系统能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教师数字素养进行诊断性测评、学习资源个性化推送、基于过程性证据评估及个性化评价等,促进教师对自身数字素养进行反思与总结。

    ㈢小结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是贯穿教师职业生涯整个生命周期的永恒话题。教师数字素养是教师适应教育数字化变革所必备的新素养,我们应该紧跟数字化变革潮流,提升自我的数字素养,以应对变化莫测的教育前景。

    活动反思

    通过本期《燃荻》学习活动,大家深刻认识到教师数字素养是教师适应教育数字化变革所必备的新素养,数字素养的动态发展性等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师发展自身数字素养是一项终身使命,而微认证作为一种凸显终身学习理念、满足学习者技能提升与自我发展需求的新型学习方式,契合教师数字素养动态发展性要求,我们将继续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理论基础。

     

    上一条:苗苗工作室——表演区表演区...
    下一条:苗苗工作室——77期《燃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