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动工作室——教研课活动一记录
    2024年01月03日  

    教师工作室档案3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教研课活动一

    时间

    2024.1.3

    地点

    南郊二楼多功能

    出席

    邹娜、陈秋燕、曹雪英、和秋瑢、韩燕优、金怡婷、乐波、王兰、郁婧玮、朱丽洁、周轶婷、张月萍

    缺席

    主持者

    记录者

    郁婧玮

    计划

    预设目标:

    通过交流研讨,分析集体教学活动在设计中的优缺点,从而优化活动设计

    通过组内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提高教师对集体活动设计的能力。

    活动准备:

    集体教学活动教案一份

    活动记录

    ㈠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教师是课程园本化的践行者,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面对当前存在的集体教学活动质量不高,教师组织活动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旨在通过开展教研课,针对一个活动进行交流研讨,提升教师设计、组织集体活动的能力。我们本次将结合郁婧玮老师提供的集体教学活动教案开展交流研讨。  

    郁婧玮老师介绍活动设计

    大班综合:我的晚间生活计划。

    马上要运动会了,大家在讨论“昨晚回家有没有练习跳绳”这个话题时,我发现,大家的晚间生活基本上都是被父母安排的,没有自主决策的机会。大家回家后的生活虽然大致上都差不多,但是很少有幼儿能细致又完整地说出晚间生活的每个环节,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本次活动由四个环节展开,第一个环节是导入部分,引导孩子们讨论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到睡觉前都做了哪些事情,为后续的活动做铺垫;第二环节是出示一个已经做好的计划表,引导孩子观察其合理性并帮助修改;第三个环节是幼儿自己制作计划表;第四个环节是分享交流环节。

    我这次的活动目标定为知道晚间在家的游戏、学习、运动、休息等活动,了解做计划表的作用⒉能根据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尝试结合时间点,用图画、符号、文字多种形式设计自己的晚间生活计划。3.愿意对照计划认真执行,逐步养成规律的晚间生活习惯。重点是让孩子计划事情的先后顺序,初步了解时间概念。

     

    ㈢组内教师交流研讨

    活动过程幼儿只是进行了设计“我的晚间生活计划”,并没有达成目标三的“愿意对照计划认真执行,逐步养成规律的晚间生活习惯”。

    计划表设计成功后,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时间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等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幼儿针对计划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计划表的调整。

    一稿的导入以目前正在筹备的运动会为话题,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练习的,但是内容比较单一,可以适当发散,结合大班年龄段幼小衔接的特点丰富内容。

    导入环节可以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晚间生活,不要盯着计划,循序渐进。

    导入环节话题的形式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话题导入不局限于运动会,引导幼儿从多个维度进行经验的提升和总结。

    小结

    整个集体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投入不是很高,很多孩子在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开始神游了,这就说明我的活动缺乏趣味性,后期可以增加一个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导入部分的谈话内容与话题“回家后都做了些什么事情”有断联,没有连接性,所以显得有些突兀,可以改善一下导入部分,增强其关联性,这样更能凸显做计划的价值。

    最后,孩子操作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不会写几点到几点,基本写的都是⒈⒉的记录方式,可见,孩子的经验还不够,不足以支撑他们达到目标。所以这节集体活动更加适合大班下学期进行。

    活动反思

    本次教研,围绕郁老师的大班综合《我的晚间生活计划》进行了观摩、研讨。

    活动中,郁老师通过趣味性的故事情境、可操作性的课件、充足的教具材料、幽默的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为幼儿创设自主、趣味、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充分体现游戏化的活动特点,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达到活动目的。

    希望老师们能积极抓住每一次展示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将本次活动看作自身的起点,从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补足短板,发挥特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上一条:灵动工作室——教研课活动一掠影
    下一条:苗苗工作室——课程故事分享...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