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为了推进课程园本化的研究与实施,提升教师对班本课程的开发与组织实施能力,并形成及时梳理经验,在分享中共同学习,有效挖掘资源的教育价值,看见儿童的学习,遇见儿童的故事。我们开展本次教研组课程故事交流活动,本次交流的是姚心怡,陈晓思,金雨夕三位老师,接下来我们请他们依次进行分享。 ㈡教师交流分享。 陈:为了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幼儿的出勤情况,我们在班级里设置了签到墙,孩子们每天早上来的第一件是就是用雪花片进行签到。签到墙粘贴有每个孩子的标记,在标记后面有五个格子,代表每周的天数,格子和雪花片用雌雄贴粘贴,方便幼儿粘取。 “彩虹签到墙”的设置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核心理念。“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它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来设置。 签到墙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统计幼儿的出缺勤人数,也让幼儿能够更了解同伴的来园情况,从而关心同伴。在签到中加入点数、一一对应、标记、表格、颜色、统计等元素,丰富了签到的内容,也让签到的作用最大化,让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常规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建构新经验。 姚:本学期开学后,孩子们刚刚进入中班,小朋友们的脸上掩藏不住地是对中班幼儿园生活的期待和兴奋,但是,每当来到教室门口准备放晨检牌时,小朋友们一个个小脑门上都出现了大大的问号。 在孩子们的讨论下,我们开始在门口设立“我来建高楼”的签到模式:每个小朋友从下往上,以盖楼房的形式画一个格子,格子里写自己的学号,重点练习学写自己的学号。签到表的投放吸引了孩子们的主动签到,孩子在签到中初次尝试进行每日签到,但在入园签到活动初期,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⑴签到位置不对⑵数字书写错误⑶容易忘记签到 于是,在孩子们已经掌握自己学号的基础上,我们将签到调整为“表格式”:一共30个格子,孩子们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在空格里写上自己的学号。 为了使签到更具有趣味性,我们每周还增设了签到主题,如:早饭吃了什么;今日心情记录;我的来园交通工具...等等,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学号旁进行记录。调整过后,孩子们签到的速度和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3-4岁幼儿发展目标中提到: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在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中,美丽的自然角是班级环境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绿化班级、美化环境的作用,对拓宽孩子的视野,亲近大自然也有很大的帮助。幼儿园的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幼儿熟悉自然、探索自然的窗口,也是幼儿感受自然的最佳场所。开学初我们精心创设和布置自然角,想和孩子一起发现自然中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它们的美。 幼儿在观察植物角的观察中,幼儿能够观赏到一些常见的植物,能够用语言、动作等描述植物的样子,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并能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根据特点来分类。具有发现美、观察美的能力。 ㈢小结 周:三位教师鲜活的课程故事让我们清晰的看到,幼儿的教育契机和成长机会就在我们的身边,当数字遇上绘本,数字不再是枯燥的学习,而是一场奇妙的探索之旅,在观察植物角的观察中,幼儿能够观赏到一些常见的植物,能够用语言、动作等描述植物的样子,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并能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根据特点来分类。具有发现美、观察美的能力,签到墙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统计幼儿的出缺勤人数,也让幼儿能够更了解同伴的来园情况,从而关心同伴。在签到中加入点数、一一对应、标记、表格、颜色、统计等元素,丰富了签到的内容,也让签到的作用最大化,让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常规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建构新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