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结合《向阳花》5月学习资料,重点围绕《灵动指尖的生活:中班“微”课程,“筷”乐无比》一文交流心得,探讨运用身边资源开展班本微课程的启发。 ㈡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 主持人:请各位老师结合案例,探讨运用身边资源开展班本微课程的启发。 ⒈本次活动的主角筷子从幼儿的角度来讲,是幼儿生活中较熟悉的一种餐具,它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容易感知很体验的内容,符合确定社会活动内容的生活性原则。同时中班幼儿对筷子有了基本的认识,小肌肉也在不断地发展,可掌握多种动作技能。但对于筷子的由来、种类、特征并不了解,也不能很正确地使用筷子。因此本次活动的内容在幼儿已掌握的基础上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纲要》中选择内容的原则“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相吻合。也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并明确指出了中班的幼儿应该学会使用筷子。筷子在中国不仅仅是吃饭的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筷”乐无比》的课程故事开展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怎么正确使用筷子,还探索出了筷子的各种新玩法、新功能,孩子们在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经验的迁移,充分地在主题活动中参与“深度学习”。 ⒊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很重要的方式,教师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老师作为支持者没有立即给予幼儿答案,除了提供材料的支持外更是通过高质量地不断追问,启发幼儿对于问题本身的思考,最后动手动脑找到正确答案。 ⒋本次活动中教师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筷子开展了相关的课程。教师关注到中班幼儿使用筷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到使用筷子的乐趣,教师还拓展了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引导幼儿了解筷子文化、用筷子的礼仪,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等等。教师从小小的筷子入手,开展了丰富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生活学习中的真问题,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挖掘教育资源,让活动能够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⒌教师结合幼儿实际问题开展了关于筷子的课程。把使用筷子这一看似枯燥的活动融入到游戏、一日活动中,并根据幼儿的能力设计不同阶段、难度梯度的游戏。并借助筷子,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用餐行为,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争取家长配合,利用各类资源,让课程来源于幼儿,又回归到幼儿生活。 ⒍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头上,常言道,心灵手巧。一日三餐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让孩子们使用筷子,对他们来说是锻炼小手功能的最好机会了。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手指更灵活了,头脑就会更聪明。 ㈢小结 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灵动指尖的生活:中班“微”课程,“筷”乐无比》案例,请教师结合教学经验分享交流,激发了教师运用身边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提高了教师班本课程实施的能力和对幼儿活动评价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