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南郊幼儿园课题组成员在会议室围绕“课题研究课成果梳理与优化——以大班科学活动《木椅上的菌菇》为例”展开了专题研讨。本次活动旨在系统评估前期研究课的实施效果,聚焦问题短板,凝聚集体智慧形成优化方案,进一步完善大班生命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路径。
活动开始,主持人魏老师回顾了前期《木椅上的菌菇》研究课的实施情况,为本次深度复盘与优化研讨明确了方向。在分组研讨环节,课题组教师围绕预设维度展开深入交流。A组聚焦“多元材料的选择与使用”,肯定了绘本、视频、AI等材料在激发兴趣、支持信息获取方面的成效,同时指出材料在支持实证探究上的“挑战性”不足,建议增加湿度计、镊子、剪刀等工具,引导幼儿进行“解剖”观察和数据测量,深化探究层次。B组则从“幼儿探究能力发展”出发,赞赏了幼儿出色的表达交流与问题解决能力,并提出教师应对探究材料进行预处理、引导小组使用思维导图整合经验等策略,以提升探究效能。
在问题聚焦与策略探讨环节,魏老师带领全体成员将研讨中发现的问题与研训员指导意见整合,归纳为 “环节时长与内容前置”“材料与工具补充及适配”“材料与工具概念界定及量表适配” 三大核心问题,并逐一研讨形成可操作的优化方案。
活动最后,魏老师对本次研讨进行了总结,并提炼出四点核心共识:一是多元材料与实证工具的深度融合是提升探究深度的关键;二是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需在结构化支持与自主性探索间取得平衡;三是高效的活动设计须以“精简环节、聚焦核心”为原则;四是清晰的概念界定与精准的评估工具是课题研究科学性的基石。
此次深度复盘与优化研讨活动,为课题组教师搭建了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实践的闭环式研修平台。通过课例解析、问题聚焦、策略共创,教师们不仅对《木椅上的菌菇》课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形成了一套系统、可操作的优化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