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苗工作室——教研课活动二活动记录
    2024年01月18日  

    教师工作室档案3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新教师展示课研讨㈡

    时间

    2024.1.8

    地点

    二楼多功能厅

    出席

    苗苗工作室全体成员

    缺席

    主持者

    周纯璐

    记录者

    金雨夕

    计划

    预设目标:

    1.继续明确语言类教学活动如何有效组织与开展

    2.提升新教师活动设计能力与课程实施能力,进一步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

    活动准备:金雨夕老师的教学活动、活动评价表、记录纸

    活动记录

    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主持人:老师们将围绕青年教师教学活动依次进行研讨,内容为金雨夕老师的小班语言活动《动物的伞》。

    各位老师交流研讨

    问题

    陆:儿歌的完整欣赏有所欠缺。

    王:金老师朗读儿歌时欠缺意昂顿挫的语调。幼儿没能感受儿歌的韵律美与节奏美。

    顾:创编诗歌时,老师要求幼儿直接创编诗歌,可能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有点难度。

    陈:提出问题后,留给幼儿回答的时间和机会较少。

    姚:从活动中看到孩子们的词汇量还是不够丰富,从而阻碍了部分孩子流畅表达。

    冯:这首诗歌在呈现时不要把答案全都给孩子,这样幼儿缺少了思考的过程。一首诗歌除了清楚讲述还要给孩子什么?核心价值是什么?倾听和讲述。听是听什么?我们的目标关注哪几个方面?情感、技能、态度。

    冯:目标重点放在欣赏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感受小动物撑伞的有趣行为,能完整表达诗歌。原目标宽泛,可放在分层目标中。“下起了雨,小动物们赶紧跑掉去找伞”可以改成什么?“下雨了怎么办?”“去哪里找伞?”先出示叫声再出示小鸟。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过程,对今天的幼儿来说这首儿歌不难,就要让他们多说。在孩子猜测后可以继续追问,调动经验,为创编做准备。后面可以多出示一些,进行创编。一定要让孩子多思考。重点说“举”,老师要清楚,坚定,不要变。拿出图片请幼儿摆一摆的环节加进去是为什么?今天的出示是混乱的,如何调整?

    修改建议

    陆:在完整欣赏部分,除了老师的朗诵还可分角色进行朗诵,多种形式的朗诵去充分感受。

    王:在金老师朗读儿歌时意昂顿挫,幼儿易激发念儿歌的乐趣与感受儿歌的韵律、节奏之美。

    顾:可以请幼儿说一句,老师加以图示表示,再说一句,再加以图示表示,汇总成一首诗歌。

    陈:在提问后可以多给幼儿回答的机会,给幼儿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姚:用简练的语言引导和鼓励幼儿学习用清晰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冯:图谱大小要一样,横竖统一。语言课要关注核心价值,给孩子什么。
    金:清楚表达。
    冯:图片的设计,比如青蛙有没有撑住一把伞,可以两张图合并。
    谢:根据图谱完整朗诵,与教案中选择性朗诵不太符合,集体说比较多,小朋友完整讲述较少,可以分角色来讲。
    冯:每次练完要有反馈。要仔细听幼儿说的情况,对没有连贯表达的重点练,去听幼儿的困难。
    陈:问问哪一句最喜欢。
    冯:“举”那一句比较绕,多练习。想象创编中的乌龟出现的速度与常识不符,太快了,教师直接说乌龟头缩进去了,可以问“乌龟怎么了?”或者你说前半句,小朋友说后半句。“还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在下雨的时候会找什么伞躲雨?”目标要进行大调整。能够完整上完一节课很棒,在一次次的评课中,磨课中提升自己。

    活动反思

    为了更有针对性帮助职初教师掌握教育教学活动方法,继续提升职初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质量,进行第二次教学,各位老师根据活动情况提供自己的建议及修改方式,引导职初教师在研讨中反思,在研讨中进步,同时加强组内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上一条:苗苗工作室——教研课活动二...
    下一条:苗苗工作室——教研课活动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