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动工作室——聚焦师幼互动,支持幼儿自主决策㈡活动记录
    2023年11月28日  

    教师工作室档案3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聚焦师幼互动,支持幼儿自主决策(

    时间

    2023.11.28

    地点

    南郊二楼多功能

    出席

    邹娜、陈秋燕、曹雪英、和秋瑢、韩燕优、金怡婷、乐波、王兰、郁婧玮、朱丽洁、周轶婷、张月萍

    缺席

    主持者

    记录者

    郁婧玮

    计划

    预设目标:

    通过调查,梳理幼儿一日生活中能进行自主决策的环节和机会,丰富教师对幼儿自主决策的认识

    ⒉依托活动片段,分析幼儿自主决策时师幼互动的路径,拓宽教师的实践思路。

    活动准备:

    幼儿一日生活中自主决策环节的调查问卷、幼儿自主决策表现的观察片段

    活动记录

    ㈠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在上一次的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调查梳理了日常教育教学中师幼互动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理论学习交流,老师们对师幼互动和幼儿自主决策的概念内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结合师幼互动现存的问题,也发现了师幼互动对幼儿自主决策的影响,并且产生了关注师幼互动与幼儿自主决策间关系的意识。本次活动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梳理幼儿一日生活中能进行自主决策的环节和机会,丰富大家对一日生活中幼儿自主决策的认识。然后,请个别老师分享日常活动中幼儿自主决策的表现,分析幼儿自主决策活动中,采用了什么样的师幼互动路径,拓宽老师们的实践思路。

    教师交流

    ⒈主持人:调查梳理幼儿一日生活中自主决策的环节和机会

    一日环节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的目的性,要体现在一日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因为,儿童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教育价值

    接受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并通过温暖而富有感情的互动表达对每个幼儿的接受。

    自主签到,自主用点,自主服务,自主喝水,自主管理。

    入园时自主选择桌面游戏材料,自由摆弄探索材料。个性化签到。盥洗时自主洗手擦手。午餐时自主取用饭菜。游戏活动时自主游戏。

    自主签到,自主游戏,自主用餐,自主活动

    自主用餐,自主种植,自主盥洗。

    自主用餐、自主选择游戏材料、集体活动中自主分小组活动。

    小结: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自主决策的机会,从入园到离园,有各种需要孩子们自己来做决策的时候。

    ⒉主持人:请各年龄段的老师来分享幼儿自主决策活动片段

    片段一:
    小班集体活动后的过渡环节
    师:想要小便喝水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去。
    A对老师说:我不要小便。
    师:你要喝水吗?
    师拿起水杯喝了口水说:我有点口渴。
    A:我也要喝水。她去水杯架拿起杯子喝水。
    片段二:
    中班签到墙刚投入使用时
    丁丁:老师我签在哪里啊?
    师:你找找看你的学号在哪里呢?
    丁丁:我是15号,我找到了。但是要签在哪一格里啊,后面有好多格。
    师:今天是星期一,星期一是第一格。
    丁丁:那我要怎么签到呢?
    师:我给你看第三组的小朋友是怎么签到呢,你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丁丁:哦我知道了,他们有的画了圆圈有的画了三角形,那我画一个长方形吧。
    片段三:
    大班自主游戏时间,小宇和小蕊在建构区搭建“我们的幼儿园”,欣然和月月看到了也想加入游戏,于是两个人都脱了鞋子准备已进入建构区。
    小宇:建构区只能有3个人玩,你们都进来人数就超过了。
    欣然:可是我也想玩。
    月月:我也想玩。
    小蕊:地方太小了,如果你们两个人一起进来会把我们搭建的幼儿园弄倒的。
    老师:两个人都想进来,可是这里只能再进一个人,该怎么办呢?
    月月:小朋友之间应该让一让。
    然:那这次我进,下次你进。
    月月:不行,凭什么我不能这次进。
    老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欣然:那我们石头剪刀布吧,谁赢了谁就进。
    欣然和月月石头剪刀布后,月月赢了,按照约定好的月月进入了建构区。

    ⒊主持人:结合活动片段,分析幼儿自主决策表现中的师幼互动路径。

    早间接待时拥抱,让儿童以最佳的心情和妈妈说再见,并使他们在心理上对教师的接纳而产生高度安全感和对幼儿园的认同感。
      集体活动时间,让儿童产生作为班级集体中“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值日活动产生责任感,教师向儿童揭示一天的活动让儿童心理上产生预期而秩序井然,民主与自由的互动氛围让儿童学会尊重和平等待人以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摆正幼儿与教师在活动中的地位,给幼儿充分自主的权利,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幼儿在主动的活动过程中,通过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只有这样,幼儿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发展,幼儿的一目生活才会更精彩,幼儿的个性才能更和谐。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必须借助于有效的媒介,如语言、行为、态度或肢体语言,以及使用目光接触、表情、手势等非语言行为与幼儿沟通。
    在幼儿的自主游戏中,教师应该通过富有智慧的“对话”推动儿童在游戏中
    的学习与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基于儿童视角,做好对话准备。
    二遵循游戏特质,灵活开启对话。由此灵活地使用对话策略,促进幼儿在自主游
    戏中获得成长。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角色,从传统的“教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伙伴”。这要求教师深刻理解和尊重幼儿的选择权、探索权和表达权。教师应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内容,允许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自主决策,并在必要时提供适宜的支持。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需要灵敏地把握介入的时机。这要求教师既不过度干预幼儿的游戏,也不完全放任。教师应在幼儿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及时介入,同时尊重幼儿的游戏节奏和选择。适时的介入可以帮助幼儿克服游戏中的挑战,同时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在教师给予幼儿自主决策的支持之前,先要看见孩子、看懂孩子,要有等待和退后意识,要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引发幼儿的深度思考,自主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给予答案。觉察到孩子真正的需要,而不是以成人的视角去判断

    由于自主性游戏的情境和创造性强,自主性游戏的质量直接受到游戏情境和个体经验的制约,游戏的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决定了幼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象征性。但是,自主性游戏的自发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准备工作的复杂性。我认为游戏的准备工作须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游戏时间要充分,时间要适宜。

    小结:

    首先,创设轻松愉悦的活动环境。师幼互动更多的是发生在幼儿园里,教师应创设温暖、关爱的活动环境,让孩子能够自由轻松大胆地进行各项活动,愿意在活动中表达自己、展现自我。
    其次,教师要善于观察。师幼互动的主体既有教师也有幼儿,幼儿由于其特有的年龄特点,很多时候不能用贴切合适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观察中探析孩子的内心活动,借助恰当的场合与时机进行师幼互动。
    最后,教师要耐心倾听并给予及时回应。《指南》指出:鼓励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得到积极回应。语言是人类思维与交流的工具,在进行师幼互动时,除了口头语言,表情语言、肢体语言都属于语言范畴,教师要积极使用恰当的语言方式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回应。

     

    活动反思

    本次教研,就上一次的延续来说,进一步优化了一日生活活动,老师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一日生活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对如何科学而又合理地组织指导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有了更深层的理解。通过调查问卷梳理幼儿一日生活中能进行自主决策的环节和机会,丰富大家对一日生活中幼儿自主决策的认识。相信在一次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研中能够不断进步。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的保教能力会不断提高,孩子们也必将收获更好的行为习惯一日生活中的师幼互动也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上一条:灵动工作室——聚焦师幼互动...
    下一条:苗苗工作室——73期《燃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