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苗工作室——读书心得交流与评比活动记录
    2023年02月16日  

    教师工作室档案3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苗苗工作室——读书心得交流与评比

    时间

    2023.2.16

    地点

    南郊二楼多功能室

    出席

    高雅洁、徐芳、冒丽娟、乐波、张郁、吴烨、曹雪英、施燕丹、杨燕、陆敏、周纯璐、李陆丹、郁玮、丁丽丽、陆佳舟、张倩妮、黄燕、陈清玲

    缺席

    主持者

    高雅洁

    记录者

    吴烨

    计划

    研修目标:

    1.通过撰写读书心得活动,有效促进教师读书,为教师补充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

    2.读书感悟的过程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

    研修准备:

    所有老师准备好一篇《观察与艺术》读书笔记。

    活动记录

    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位教师应把读书学到的理论思想、观点用来指导教育教学。假期中,我们阅读了《观察与艺术》一书,从中也感悟收获颇多,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将组织教师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并推荐一到两篇优秀读书心得。

    读书笔记交流与评选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进一步激发全体教师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打造学习型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特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和评比。《观察与艺术》一书,通过理论观点的阐述与实践案例的呈现,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儿童心理学的要点。各位老师针对《观察与艺术》一书分享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1.教师要学会看见

    我们要有一个空杯的心态。对于一个视觉正常的人来说,这似乎不是问题,然而真正的学习正是从对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质疑开始,所以你必须从新开始练习,观看自己的“看见”、“相信”和“以为”,这可以上升到一个哲学层面去思考,当然也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讨论,至少可以先练习一下。我喜欢一句话,“念起即觉,觉已不随”,也就是说我们要意识到我们自己在观看时、行动时可能存在的立场,一旦我们意识到个人的局限所在,就不那么容易被局限了。学会看见,不仅仅是要增加自己观看的范围和敏感度,能看到更多细节和变化,更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并且试图破除这种固定的单一的视角,相信多种可能性的存在。

    2. 观察儿童对绘画、符号表征和文字的渴望

    我们必须关注和尊重孩子给我们讲述故事的各种形式,即在观察练习中如何将幼儿想法的呈现。通过学习本书中的观察案例,思考儿童的表达方式,我注意到幼儿以富有想象力和技巧的方式表达有着自己的想法,开启了我看到每个孩子如何思考的窗户,发现游戏中幼儿一直以有意义的方式表达着。同时我也运用本章中的尝试活动,强化自己的责任。首先丰富环境以支持读写活动,提供许多的开放性材料供幼儿游戏时当符号来使用,设置可以绘画、记录的墙面。其次观察幼儿参与使用语言、文字和象征性思维的情况,做好每日观察,研究自己的观察记录,加深自己对幼儿如何交流的理解。最后是研究幼儿的作品,在每个学期初的成长档案中放入幼儿的自画像,从小班开始每学期一幅,   提供镜子和幼儿的二寸照,引导他们观察自己面部细节,学习这种视觉的辨别力,幼儿将会在所有的读写活动中大有裨益。

    3. 了解到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留意儿童的看法,其实往往会被我们忽视掉,不是说所有的看法都会被忽视掉,而是一些不起眼,看上去没有意义的看法,会被教师忽视掉。文中说的比较好的一句话是在教学的每一天,你都有机会注意到儿童的能力和创造力,即使它们忙于挑战你的事。”笔者将案例如何观察尼克?怎么样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尼克记录下来,再通过总结,帮助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本段是“练习接纳孩子的想法”   让你带着问题去观察儿童。和在让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一样,需要提前进行游戏计划类似。通过读后的学习让我更好地了解到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4. 加强教师的理论素养

    教师在做观察记录前应确定观察的理由(自己为什么要观察)和观察的目的(自己想观察什么),然后依此确定具体的观察任务(到底观察哪个或哪些儿童在哪种或哪些情境下的表现)和观察计划(观察之前做好什么准备、观察时具体使用何种观察方法与手段、   怎样记录等)。我们应该把加强教师的理论素养作为提高教师观察能力的先导,把加强教师对观察情境与技术路线的系统规划与设计作为提高教师观察能力的关键,把加强教师对观察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与有效应用的能力作为提高教师观察能力的落点,切实解决好幼儿园教师观察的价值取向、情境设计和阐释应用问题,促进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提高。

    教师结合实际说说对自己工作上的启发

    “参与”就是教师要学会在活动中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幼儿探索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的过程。没有参与,就没有观察。但是,我们所强调的参与和倾听并不是独立的两个观察的前提和条件,他们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在探索活动中,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师生互动要求很高。很多老师在孩子的活动中能很好的参与,并认真观察孩子操作情况,也能很好的倾听孩子的讲述,但是这样的参与有很多的盲目性,这样的倾听也比较形式主义,所带来的观察也只能是粗浅的、表面的。

    观察儿童是我们日常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生成课程不是教师僵化地执行预先设计好的方案或计划的活动,也不是听任幼儿无目的、随意、自发的活动,而是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发现和跟随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随时调整活动目标和进程,支持、引导幼儿的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调动和激发每个幼儿的潜力,使课程不断发生和发展,促进幼儿进行动态的有效学习和多元化发展。

    我们应科学的观察幼儿,这是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学习的基本功。应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最好的观察者。

    教师评选优秀读书笔记

    1.票选出优秀读书笔记

    2.通过投票,推荐了陈清玲老师和张倩妮老师的读书笔记。

    小结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像,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相信我们的读书活动将会开展得更加深入,更具实效性。

    活动反思

    在本次研讨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分享了自己关于《观察与艺术》一书的读书笔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将书本内容进行梳理和学习。通过分享将我们的视角聚集于观察儿童的游戏,引导教师敞开心扉、走近游戏,站在儿童的视角,带着观察的艺术,用心感受儿童的快乐。我们今后还将继续研读观察与艺术这本书,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撰写读书心得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使阅读更加深入,也更具有借鉴意义。读书活动还在继续,分享也不止如此,在读书中获得的收获也不仅仅能用语言来表达。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期待下一次精彩的读书分享活动。我们今后还将继续研读不同的书籍,从中获得更多知识,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上一条:苗苗工作室——读书心得交流...
    已是尾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