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课题三——4月《向阳花》理论学习研讨活动记录
    2023年04月24日  

    教师工作室档案3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向阳花》2023.4月刊学习活动

    时间

    2023.4.24

    地点

    南郊多功能室

    出席

    苗苗工作室全体成员

    缺席

    主持者

    高雅洁

    记录者

    吴烨

    计划

    预设目标:

    学习理论文章,思考如何在行知思想引领下探索课程的生成与实施。

    ⒉通过有效指导,探索幼儿参与自主活动课程的方法与措施

    活动准备:

    电子学习文摘2023.4月刊人手一份。

    活动记录

    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本次活动我们重点学习 “电子学习文摘2023.4”中“在行知思想引领下探索课程的生成与实施——幼儿园中班生成课程的策略思考”这篇文章,大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交流各自的想法。

    ㈡教师结合实践进行心得交流

    班本课程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教学活动应该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系,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要结合园本资源以及幼儿的兴趣,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开展,同时需要及时对幼儿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也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对于幼儿而言,学习内容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主题,才能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园本课程的设计和制订应该贴近幼儿实际生活和学习背景。

    教师始终追随幼儿的兴趣,在游戏中观察和了解幼儿,综合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认知能力,游戏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就能找到更多的教育契机,生成适合幼儿参与的课程。

    幼儿园孩子年龄特定决定着他们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他们在生活中被各种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探索欲望,形成由内而发的学习驱动力,这为丰富灵动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其次,社区资源也是幼儿游戏课程天然有利的资源之一。但是,有效推进课程不仅需要教师"随性追随",还需要在关注幼儿兴趣的同时,注意拓展幼儿游戏的空间,为顺利生成活动创设更多的可能性。本着绿色环保的理念,生成课程的实施还应遵从就地取材原则,合理用好幼儿园周边的资源。

    对儿童发展目标了解程度决定了教师对课程的敏感度。教师对生活中各种资源的兴趣、用心、好奇和探究是课程内容不断充实的关键。教师如果能将儿童需要和兴趣,与课程资源及相应的活动关联起来,并不断系统化,就会深化儿童的学习,丰富儿童的经验,促进儿童的发展。

    小结

    “所谓生成课程是指以真正的对话情境为依托,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过程中动态生长的建构性课程”。教师要重视幼儿生活价值与经验基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学习内容以及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主题,园本课程的设计和制订应该贴近幼儿实际生活和学习背景,并且有效利用适合幼儿的各类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教师们直观且清晰地明确了基于儿童经验生长的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进一步了解了如何追随和观察儿童在课程实施中的自我建构需求,并且对今后的生成课程的建设有了更明确的思考方向,将继续在课程研究的道路上且研且思且行,努力探索和实现课程建设的真正价值。

     

     

    上一条:子课题三——4月《向阳花》理...
    下一条:子课题三——70期《燃荻》理...
    关闭窗口